五谷丰登 童画金秋
为了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劳动意识,培养孩子们自觉养成珍惜粮食,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,从而塑造良好人格,共建节约型校园。11月22日,在四年级的各班教室里开展了孩子们期待已久的半日社会实践活动。
授课老师们,通过让孩子们认识五谷、探究粮食起源、体验五谷作画、秋天诗词PK等活动,让孩子们了解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的渊源和历史,认真辨识各种农作物,掌握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,品味秋天的韵味,感受秋果的丰硕、劳动的乐趣,明白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一丝一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观及江南水乡农耕特点,结合学校“二十四节气”农耕课程,以“南泥湾开荒--军民大生产运动”为文化背景,融入“双百人物”劳动模范典型案例,开展“触秋”、“探秋”、“种秋”、“绘秋”、“运秋”等纵向序列化主题劳动教育活动,在“劳作与收获”、“劳作与体育”、“劳作与审美”、“劳作与智慧”等方面强化劳动精神、爱国主义教育,厚植红色基因。通过“聆听南泥湾故事”、“学唱《南泥湾》”、“学习劳模”、“剥毛豆比赛”、“做米糕”、“种植蔬菜”、“五谷绘画”、“旱地插秧”、“提水保苗”等环节,引导学生牢记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的信念,传承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”的南泥湾精神。通过本次实践活动,希望孩子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,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,学会尊重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,树立实干强国、劳动报国的信念和决心及劳动创造价值、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,成长为新时代的好少年。